2022年1月4日 星期二

2022新年新願景,老派的說_

 


 

新的一年來的好快,也有可能是2021對世界來說是混亂且閉關的一年,所以讓人感覺無所事事且無所適從,對我來說,2021年2月就正式跟"上班"告別,年底看了一本書「討厭的事死都不想做」,說要列出最討厭最不想做的事,然後想辦法去避免,我想我真的實現了!


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

疫情之下,回台隔離出來後小雜感


 

多事之秋,本以為新住處10月中就能完成,工人難訂+多雨天氣+無法預測的種種,眼看快12月了,莫名拖到這幾天才勉強抵定,兩個人住7坪套房,已經斷捨離好多次,仍是挑戰。


麻雀雖小,但該有的還是沒缺,多了一隻(老)貓捏捏,朋友幫我養育了六年,真心感謝!雖然我之前養了快十年,捏捏似乎不認識我才是他原本的主人,每晚兩隻貓開戰場,小貓不識舊人拼命挑釁,需要時間相互了解,急不得…


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

在上海工作五年兩個月心得總結,純屬個人感受不構成建議指南

 



雖然告別職場的結尾又是不愉快地離場,但冥冥中竟然前後呼應了起來,第一份與最後一份工作皆是馬來西亞人art的老闆勸退,心情完全不同,表面失了面子,卻更知道自己贏了裡子,贏得組員的支持,感謝過去那個努力的自己與神隊友。

回顧自己當初來上海設定的幾個目標:1.拓展眼界 2.賺錢存錢 3.城市旅行 4.體驗不同生活,達成度應該有80%,關於旅行與理財需要另開專篇,先不展開,針對工作自己小小的回顧與總結。


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

幾日隨筆:其實只想[週休七日]

 


到七月底就休息滿半年了

在上班時總有些偉大的幻想,人生不能重來,但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,我們叫second life,做行銷&廣告20年以上的我,幻想著換個身份也不錯,攝影師?藝術家?詩人?手藝師?編劇?歌手?作家?詞(曲)創作人?

然後這半年就變 柴廢了…

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

36歲的妳,生日快樂🤍



在沒有你的城市五年二個月,

在沒有你的世界九年幾個月。


再見的意思是再相見,

終於再過不久,要回我們相遇的城市,

我想 終究也有一天 我們會在某處再見。


只是

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

疫情過後,上海第五年的生活

太羨慕貓,每天都睡得好香

195月遇到工作低潮,不管是甲乙方(大陸稱客戶端為甲方廣告公司為乙方)完全都沒回覆,好幾家公司以為互有好感沒想到只是我一廂情願,第一次發現找工作比談戀愛更難,終於懂那種一直被發好人卡的男生,年紀被這社會嚴重的貼標籤,但能理解在不景氣之下,薪水並不低的我,別人也不願增加試驗的風險,幸運的是,從8月底開始就不斷有案子接,好不容易從自我懷疑到自我治療,又在20年初就爆發新冠肺炎,看壞大陸十年開始又眾說紛紜起來,說這只是壞的第二年

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

2020選後,致那些我FB上一面倒的聲浪(由感而發)


身處創意產業,一堆廣告圈、媒體圈、設計圈的朋友,從選前很久就開始瘋狂傳一大堆資訊,90%媒體更是一面倒的往綠靠近,香港反送中事件的推波助瀾,造成今天的選舉結果,很多朋友叫我回台灣投票,並高喊:台灣不能輸!  
我很誠實地回:「你怎麼覺得我跟你投一樣?對你來說我是回去減票的。」,雖然大家都大驚,還是有些朋友很有風度的祝福彼此,而事情就源於某位朋友跟我討論了不同想法後,錯誤解讀了我的想法並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,雖沒有指名道姓,但好多事情我真的由感而發,想在自己的日記中一一說明並記錄: 


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

上海美食:找一間復古餐廳-[小芳庭]*慶祝熟年生日



內心不知道為什麼有點期待自己的中年,過於樂觀總想著自己的人生會猶如倒吃甘蔗,我說:“230幾歲的時候一定不知道生活還可以這樣過吧?” 
小白笑:“講得好像你已經過上了理想生活般的語氣” 
我不禁笑出聲,也是,從五月沒工作到現在根本還是中年失業人口,怎麼可以這麼悠閒? 
這大概就是中年的悠遊感,內心還是覺得自己像20歲天真幼稚。 小芳庭藏匿在一座斑駁復古庭院後,比較難發現的是周圍卻是很現代感的假日酒店與停車場,時光錯落在某區。 
生日當天晚上下雨,我還是堅持漫步過去,七月的上海,微濕的衣褲,冷意襲來,問了一位大哥找到入口。


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

禁斷師生戀原來是純愛片:慎入會中毒!中學聖日記|心動到要死的直球男孩(1~5集)


   [日劇師生戀心動第一名]

為什麼青春的記憶這麼深刻? 
世界愈來愈複雜,當成人的戀愛多了不成文規則與條件框住選擇,有人說:長大後發現戀愛都是等價交換,密密麻麻的鐵絲纏繞,初犢的喜歡萌芽顯得更純粹、更直擊人心。

曾聽過一句話:“人生就是繞這麼遠的路才懂這份簡單吧?”

“就是喜歡!”這句話如此單純有力量,十歲的年齡差不是問題,問題在師與生的角色中,就不能簡單的喜歡就好。 
把所有師生戀的電影與日劇都看了一遍,喜歡這部日劇已經超越經典“魔女的條件”,喜歡男孩子的單純直率、喜歡編劇把師生戀提升到好的層次而不是純粹挑戰禁忌衝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