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愛旅行的我、學設計出身的我、從事品牌與廣告業的我、身處國際化上海的我、熱愛紙本閱讀的我、這麼多美妙的展覽、美好商品與創作藝術家
不斷出現在身邊的我,世界這麼多美好,需要五感張開,要做到斷捨離可能只有自我了斷才辦得到!
只要是人,都會對美有一種風格的追求,對未來有一種憧憬嚮往,就算無欲無求六根親近的和尚也會起凡心動念頭吧?日本和尚都能結婚了(什麼比喻?),我想真正做到的人是工作生活填滿到沒時間買吧?
離開台北到上海生活那次契機,看了很多收納清理與斷捨離的書,書上說:
「少就是幸福,活在當下」、
「少了物慾,多了自我思考的時間」、
「不會與他人比較,尋到真正自我」、
多麼令人心動的說法啊!看了一部日劇:我的家裡空無一物,(變態)女主角家裡看起來這麼空的主要原因是,她把所有即刻用不到的東西收在櫃子裡,讓整個家看起來舒爽,身心都感到更自由。
但…
本來想啟動這種清心寡慾的生活,
然後經歷了摸索期、碰壁期、亂丟的撞牆期,
又再經過多重的懊悔與自責反省中,
自我認知的過程極為艱辛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