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

熱戀義大利05) 最殺戮 最信仰的國度:梵蒂岡&聖彼得大教堂





白夜行的雪穗在教堂中砸毀十字架與耶穌,這幕像燒紅的鐵烙下,霎那,彷彿我是她,不能期待這世界這麼無情待她,她仍擁有世俗的天真。

無神論者大概都出自對生命最絕望的環境中吧?我猜...,當老天都幫不了的時候才能找到最純粹的某種信念,一切從有所求變成無所求,很俗氣卻很乾淨,善念是一種選擇,更是一種智慧,卻往往需要添加些利誘才能有忠誠者,無論是求感情、求工作、求健康、求財富。

我相信祈禱會是力量,讓心更堅定的力量,我不信神是樂透彩有求必應,凡事相信老天有最好安排也許就是最好的安排,在信仰中找到懷疑,在懷疑中繼續前進,可能會是通往發現自己要走的路吧?




2013年時,我一直被拉入前陣子鬧很大的紫色seafood門下,去一次就發現認知不同,看到一堆紫色教友對慾望的膜拜,人生的意外統稱業力引爆,對方老師不放棄我,一直找學員拉我吃飯,某天中午,我很直接的把我心想跟大家說... 


我心中有信仰,那是很無形的,沒有一個具體形象,對於人生,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安心或解決問題的方式,身體不好我會去找醫生或跑步,心情不好我會聽音樂或看電影,感情有問題我會找朋友吃飯,工作不順我會加倍努力或看書,你們都是找師父,只要你自己當下能得到心靈安定的力量,我想就是一種往更好的正能量,我尊重每個人,所以也希望你們也尊重我自己的方式,當下其他兩位學員回我:

「我突然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耶


而那位女老師只是點點頭,就此沒找過我了。


至今,我仍然是無教者,旅伴小白的是忠誠的基督教徒,他曾說:「你知道世上聖經有幾本嗎?不是四本喔~」,答案是五本,每個人都是那第五本聖經,你本身的行為就代表那第五本聖經的力量,認識他十幾年,我想他完全把第五本聖經傳達的非常有能量且有感染力,讓我生活中更有力量。

這次旅行更透過他認識了不少關於宗教歷史與耶穌的故事,我們繞著、走著,如潮水湧來的藝術品與雕像,配上中文導覽,像是一次吃太多精美套餐,老實說有點消化不良,但還好,用聊天的方式認識這裡,就像看了一部很華麗的電影。

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,對於信仰者,是擁有無法取代的最高殿堂,聖經分為基督教的新約與猶太教的舊約,耶穌後才有新約,新舊約都相信有上帝,但舊約不認為耶穌就是上帝,因此當時耶穌被猶太人群起追殺,他們慫恿羅馬王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,之後一位篤信基督教的羅馬王將基督教變為國教,但羅馬太大,又分成東西羅馬,演變成三派天主教、東正教、新教三個支派,梵蒂岡就是世界的天主教中心。

而耶穌一個“網紅”門徒叫聖彼得,因此有了聖彼得大教堂,義大利在1929年認可梵蒂岡為政教合一的主權國家,人們對宗教的信仰,讓靈魂得到安定,踏進這塊聖地,感覺特別偉大!

梵蒂岡離我們旅館稍遠,走路約要一小時,雖早起,但沿路太多美景被耽誤,最後小跑著步才找到入口,遠遠就看到排隊人潮幾乎繞城牆一圈,心中暗自慶幸真的要先預約好票才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排隊,預約費要4歐,比起排隊時間真的非常值得。(我找淘寶飛豬旅行社:阿良家代買快又方便)。

梵蒂岡是一個超大寶藏,彷彿一眨眼就錯過了幾千年那樣豐富,連餘光都能讓人屏息驚艷,脖子720度旋轉都不夠,長廊、屋頂、樑柱、地磚、穹頂、牆角滿滿富麗堂皇,淡季爆滿的人潮,想要細細參觀至少會待上8小時,我們時間不多,擔心聖彼得教堂的排隊隊伍,所以從後半場就加快腳步,埃及文物館與雕像們快速瀏覽,中文語音導覽加上網上查的攻略搭配,這趟參觀還算順暢。

戴上貝雷帽與古著洋裝進入,第一件名作是當時25歲的米開朗基羅創作:聖殤,我心裡卻想到韓國導演金基德的電影,他讓母與子之間的牽絆有著不得已地哀傷,聖母瑪莉亞的表情很堅定,透出一點淡淡離愁,當時多為宗教畫及勸世意味,搭配小白的基督故事,讓行程很豐富,此生終於看到米開朗基羅「創世紀」及「最後的審判」的穹頂壁畫,帶著敬畏與神聖的目光仰望著,不只是名畫,手指觸碰手指的力量給無數人希望與信仰。

年輕有才的拉斐爾踏入教堂作畫,原本的畫都被抹除,由於面積太大,某些區塊由拉斐爾指導並非親自作畫,不知道被這段導覽影響,某些拉婓爾弟子的作品的確看起來有落差,著名的雅典學院,也是梵蒂岡門票的圖,在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中,尋找畫家藏在角落的身影,跟我一樣戴貝雷帽那位!

我們站了好久,720度被畫包圍,直到脖子酸到忍不住低下都還沒看夠,就這樣站了許久,想要有一雙翅膀,化成鳥自由地用各種角度觀賞,拉婓爾的英年早逝卻創造這麼傳奇不朽的畫,除了天才也需要熱情吧?彷彿自己站在美術電影中,但我們都只是臨演。

陽光灑在松果中庭的同心大金球,天氣很美,小朋友跳進繩索內旋轉撥動,繩索外的遊客笑了,瞬間成為觀光客的取景畫面,本想在中間的餐廳休息一下,服務生遲遲不來,我們決定一口氣逛完!

神秘的埃及館,喜歡埃及的棺木,神秘的圖騰與文字,木乃伊被撕開紗布靜躺著,小小裝飾木乃伊變得很萌,石壁上雕刻圖文記載著曾經的輝煌,對尼羅河的嚮往從沒停息

戰爭的血腥濕漉漉,一幅幅的畫彷彿把我拉進革命前夕,信仰之前必須破壞才能重組而新生,最殺戮的方式成就了最信仰的價值,畫中許多無名小卒犧牲的寶貴生命,換來至今的和平,常聽到某些人覺得日子很無聊,現在我們自由地選擇生活中每個人事物,選擇工作選擇吃什麼,對於戰爭世界的人來說,是最奢侈的妄想吧?是過於幸福的口頭禪吧?

地圖陳列室爆擊視網膜,人潮、色彩、繁華的壁畫像海浪不斷推動著步伐,一列列珍寶往視野後面拋去,眼花撩亂愈更浮誇進入視覺催眠,我已經放棄細細品嚐,這幾千年的藝術聖殿,不是幾小時能領略細讀的,跟著潮水前進好了。

總算看到紀念小物之處,以為逛完了沒想到接二連三,連紀念小物都富麗堂皇,著名的旋轉樓梯像蝸牛般,最後才被捕捉到,想到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,白色螺旋至上至下,有種舒適的安心感,喜歡拍照把參觀者的樣子也拍進去,網路上的名畫隨手輸入關鍵字便可得,但有了人,才是我獨一無二的體驗。

走完梵蒂岡轉往聖彼得大教堂已是滿滿人潮,幾乎繞著廣場快一圈,雨停了太陽出現,還好排隊能看光影的變化,陽光透過噴水池,每粒水珠都化身成鑽石閃閃發光,由米開朗基羅設計制服的瑞士衛兵隊,啊!昨晚在Zara買的褲子與他們撞衫了。

後面排隊的兩位小年輕,說著義大利文,好想聽懂,右邊廣場一位老伯撒著麵包屑,鴿子四處飛舞覓食,可能廣場上太精采,覺得很快就進去了,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就在眼前,忍不住莊嚴起來,安靜地參觀。

壯麗的穹頂經歷好幾任設計師,71歲的米開朗基羅接手仍沒完成,但後世仍將這偉大作品歸功於他,我們沒有登頂,只是靜靜一樓參觀這曠世鉅作,光是一根柱子似乎就無窮盡長,肚子餓了~

被華麗爆擊讓肚子更空,急於找吃的下次一定還有機會用教宗的視角俯瞰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