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轉眼,已在上海七個多月…
覺得時間好快也好慢、感覺好長也好短,
以工作量來說,像是待了一整年的時間,
但以英文程度來說,卻又像是只待了一星期,
聽力只從0進步到20%,焦慮、緊張、尷尬、開心、喪志、苦中作樂…
一天可以演變多種情緒,所幸老闆與同事都還算與當初的印象接近。
以工作量來說,像是待了一整年的時間,
但以英文程度來說,卻又像是只待了一星期,
聽力只從0進步到20%,焦慮、緊張、尷尬、開心、喪志、苦中作樂…
一天可以演變多種情緒,所幸老闆與同事都還算與當初的印象接近。
工作忙到現在,生活瑣事沒時間也沒精力關注,
少得可憐的假日,偶爾的聚餐,
還好老天對我很好,一直有好人出現。
少得可憐的假日,偶爾的聚餐,
還好老天對我很好,一直有好人出現。
透過台灣朋友們的聚餐與目前的想法,
歸納以下軟綿調性的生活小祕方:
歸納以下軟綿調性的生活小祕方:
[台灣(女生)腔調的魔法]
1.D士師傅(計程車司機)-
「DD打車」是這裡最方便的叫車app,通常師傅快到時,會打通電話給你確認地點,不誇張,10次有12次,只要一接起電話聽到聲音,師傅馬上變溫柔,或是直誇你:台灣人啊?
台灣女生就是素質高(搭配一個讚的手勢)、說話很溫柔、聽起來高大尚(是想說銷魂吧?我懂)。
是說有一次被一個鄉音很重的師傅纏住,明明找不到路還堅持不取消訂單
(是以為我是林志玲嗎?),
有時候叫專車(沒有發票是順路載的家用車)還被要求交換wecat,
通常一路上,妳都會被溫柔對待到家,但也有政治議題的激進份子,逞口舌之快是最下策,「我們都是中國人」很好用,畢竟,我們也可以“統一”你們啊!(阿哈~)
「DD打車」是這裡最方便的叫車app,通常師傅快到時,會打通電話給你確認地點,不誇張,10次有12次,只要一接起電話聽到聲音,師傅馬上變溫柔,或是直誇你:台灣人啊?
台灣女生就是素質高(搭配一個讚的手勢)、說話很溫柔、聽起來高大尚(是想說銷魂吧?我懂)。
是說有一次被一個鄉音很重的師傅纏住,明明找不到路還堅持不取消訂單
(是以為我是林志玲嗎?),
有時候叫專車(沒有發票是順路載的家用車)還被要求交換wecat,
通常一路上,妳都會被溫柔對待到家,但也有政治議題的激進份子,逞口舌之快是最下策,「我們都是中國人」很好用,畢竟,我們也可以“統一”你們啊!(阿哈~)
2.快遞小哥 –
當實體店是網路店價錢的4-8倍!誰能不用淘寶、1號店、天貓…這些網路商城買東西?
有時候,買10元就能免運費,競爭大所以送貨速度也快,對於送貨員來說,應該就是工作量爆炸多,時間又急,耐性當然是0,之前我留了小白的電話,他每次很委屈地抱怨:快遞也太兇,有一個還氣到用鄉音罵我…,
後來就改留我的,只要一聲:「喂~~~(拖長音)」,快遞小哥們馬上從獅子變貓咪,客氣到不行且屢試不爽。
當實體店是網路店價錢的4-8倍!誰能不用淘寶、1號店、天貓…這些網路商城買東西?
有時候,買10元就能免運費,競爭大所以送貨速度也快,對於送貨員來說,應該就是工作量爆炸多,時間又急,耐性當然是0,之前我留了小白的電話,他每次很委屈地抱怨:快遞也太兇,有一個還氣到用鄉音罵我…,
後來就改留我的,只要一聲:「喂~~~(拖長音)」,快遞小哥們馬上從獅子變貓咪,客氣到不行且屢試不爽。
3.房東 –
想要住老洋房的文藝魂最終得跟“老”房的種種疾病妥協,一開始很開心租下媲美精華地段大安區的(超貴租金)老洋房,因為時間很趕,沒注意附近的醫院,於是每天清晨救護車、相連不間斷的喇叭聲、肺活量很大的老伯的談笑聲(以為在吵架其實是在聊天)…吵醒!
其實除了樓上腳步聲和可以聽到廣播內容的收音機,這算是欲加之罪,跟房子無關,今年上海特別冷,在-9度的冬天跳電,那就跟生命有關了,差點失溫在自己家裡,只因為開了三樣電器(電腦、暖氣、熱水壺…),這三樣都是維持生命的東西竟然不能同時用?!
連續好幾次零度的晚上,為了不跳電,只好忍痛關了暖氣…,開太久會太乾也太貴,有一次剛洗完頭就跳電…我要去哪吹頭髮?(崩潰),然後是廁所馬桶,只要吃太多、消化太好…就會沖不下去,難聞的氣味常常倒流,電熱水器只能供應一人份,否則就要等一小時後才能洗…
這麼多抱怨只是想鋪陳我們想轉租,但房東很兇堅持不讓步,於是乎只好又派上我去打電話溝通,正當我以為要鋪陳很久,房東不到15秒就爽快答應,押金也願意退給我們,凶神惡煞馬上變成大善人,台灣女生腔也太有魔力了!
(後續:最後找不到轉租房客,押金還是被沒收,好可惜…)
想要住老洋房的文藝魂最終得跟“老”房的種種疾病妥協,一開始很開心租下媲美精華地段大安區的(超貴租金)老洋房,因為時間很趕,沒注意附近的醫院,於是每天清晨救護車、相連不間斷的喇叭聲、肺活量很大的老伯的談笑聲(以為在吵架其實是在聊天)…吵醒!
其實除了樓上腳步聲和可以聽到廣播內容的收音機,這算是欲加之罪,跟房子無關,今年上海特別冷,在-9度的冬天跳電,那就跟生命有關了,差點失溫在自己家裡,只因為開了三樣電器(電腦、暖氣、熱水壺…),這三樣都是維持生命的東西竟然不能同時用?!
連續好幾次零度的晚上,為了不跳電,只好忍痛關了暖氣…,開太久會太乾也太貴,有一次剛洗完頭就跳電…我要去哪吹頭髮?(崩潰),然後是廁所馬桶,只要吃太多、消化太好…就會沖不下去,難聞的氣味常常倒流,電熱水器只能供應一人份,否則就要等一小時後才能洗…
這麼多抱怨只是想鋪陳我們想轉租,但房東很兇堅持不讓步,於是乎只好又派上我去打電話溝通,正當我以為要鋪陳很久,房東不到15秒就爽快答應,押金也願意退給我們,凶神惡煞馬上變成大善人,台灣女生腔也太有魔力了!
(後續:最後找不到轉租房客,押金還是被沒收,好可惜…)
4.老闆 –
馬來西亞的老闆怎麼也很吃這套?
只要會撒嬌的女業務,再不合理的要求,最後他都會答應…
馬來西亞的老闆怎麼也很吃這套?
只要會撒嬌的女業務,再不合理的要求,最後他都會答應…
但聽說他最愛還是台灣女生腔調,據說是以前交往過台灣女人,
到現在他還是會提,一試難忘吧我想…(點菸),
超直男的他,還幫台灣女生取名叫:台騷~
總結:好腔調還要配上好話才勉強跟上海(撒嬌)妹上牌桌啊!
她們直接手腳並用用了…
到現在他還是會提,一試難忘吧我想…(點菸),
超直男的他,還幫台灣女生取名叫:台騷~
總結:好腔調還要配上好話才勉強跟上海(撒嬌)妹上牌桌啊!
她們直接手腳並用用了…
[過馬路修行學]
「行人最大」、「紅燈停綠燈行」、「“人”行道散步」…,在這,完全顛覆你所有認知的交通基本規則及日常生活方式,紅綠燈比裝飾的功能還低,即使綠燈+斑馬線,別指望右轉、左轉的車、或騎在人行道上的電動車會稍稍減速,過馬路只要稍微放鬆感覺就有喪命的危機,我第一次被電動車撞就是在人行道上…
還有夜晚的電動車就像被久禁衝破高牆逃跑出來的迅猛龍,為了省電不開燈,你永遠不知道會從哪竄出!
還有路上跟狗屎一樣噁心的就是痰,要防止被撞同時要小心被痰吐到,耳朵要打開,喇叭聲、吐痰聲、亂走的行人、亂竄的電動車…四面楚歌,在路上帶耳機聽音樂簡直是一種自殺行為。
還有路上跟狗屎一樣噁心的就是痰,要防止被撞同時要小心被痰吐到,耳朵要打開,喇叭聲、吐痰聲、亂走的行人、亂竄的電動車…四面楚歌,在路上帶耳機聽音樂簡直是一種自殺行為。
後來,我也有一台紅色偉士牌電動車,我想我應該是全上海唯一一個左轉先待轉的人吧?
[吃飯美味哲學]
到現在我還是無法大聲喊著:服務員!
每次還是輕輕地舉手說:哈囉~
雖然這樣比較慢,如果不趕時間或肚子不餓,我倒是不介意,如今的上海大部份餐廳都是頗有禮貌的,不是印象中需要拍桌點菜的,不然我早就餓死了…
日料是我最喜歡的美食,可惜很多好餐廳裡面太多日本人,講話超級大聲加上狂抽煙,很破壞吃飯情緒!不過在上海,我在餐廳並沒有特別遇到什麼好事,
聽一個去北京工作的廣告人老闆說,他老婆在餐廳一開口,全部人轉頭,我沒遇到這麼誇張的狀況,好像只有被誇說話音調很好聽。
每次還是輕輕地舉手說:哈囉~
雖然這樣比較慢,如果不趕時間或肚子不餓,我倒是不介意,如今的上海大部份餐廳都是頗有禮貌的,不是印象中需要拍桌點菜的,不然我早就餓死了…
日料是我最喜歡的美食,可惜很多好餐廳裡面太多日本人,講話超級大聲加上狂抽煙,很破壞吃飯情緒!不過在上海,我在餐廳並沒有特別遇到什麼好事,
聽一個去北京工作的廣告人老闆說,他老婆在餐廳一開口,全部人轉頭,我沒遇到這麼誇張的狀況,好像只有被誇說話音調很好聽。
[搭乘地鐵指南]
一開始搭地鐵都會戴口罩,尤其是大條的1、2號線,雨天或夏天,車上氣味真的很不好受,
但後來上班很趕,發懶過後也就習慣了,記得10年前到深圳搭地鐵是個很恐怖的體驗,眼看到站卻下不了車,窗外的人潮像海浪湧進來,才發現雙臂要撐成衣架式前後擋人才能下車,
上海不會,聽說這幾年進步很多,除了幾個大媽會搶位,大部分排隊、先下後上、禮讓座位還有上車就滑手機,其實地鐵禮儀已經頗成熟,重點是在這麼高消費的上海,公交價格真的好便宜啊!
但後來上班很趕,發懶過後也就習慣了,記得10年前到深圳搭地鐵是個很恐怖的體驗,眼看到站卻下不了車,窗外的人潮像海浪湧進來,才發現雙臂要撐成衣架式前後擋人才能下車,
上海不會,聽說這幾年進步很多,除了幾個大媽會搶位,大部分排隊、先下後上、禮讓座位還有上車就滑手機,其實地鐵禮儀已經頗成熟,重點是在這麼高消費的上海,公交價格真的好便宜啊!
[上海人相處之道]
最近正準備來上海的朋友,第一個問題都問我:「大陸人好不好相處啊?」
語氣流露擔心,其實就算是台灣人,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很好相處吧?
人與人相處不該用區域劃分,我想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,真誠以待相信就能交到很多好朋友的,雖然當初我設定不以交友為目的,沒想到來上海也意外交到很多朋友!
台灣的、上海的、各地的…都有,如果硬要劃分,我蠻喜歡上海人的,
很直接,不拐彎抹角。
語氣流露擔心,其實就算是台灣人,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很好相處吧?
人與人相處不該用區域劃分,我想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,真誠以待相信就能交到很多好朋友的,雖然當初我設定不以交友為目的,沒想到來上海也意外交到很多朋友!
台灣的、上海的、各地的…都有,如果硬要劃分,我蠻喜歡上海人的,
很直接,不拐彎抹角。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